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孔之见:爷搞的是素质教育,从来不背书啊! (第2/3页)
兆、河南、太原三地设置,中唐以后慢慢泛滥,官位不低,从四品,但“权微”,也就享受个待遇。 太和,是唐文宗的年号,他下面是唐武宗,也就是佛门大劫“三武一宗”当中的唐武,唐代唯一摆明车马公然反佛的皇帝。 武宗灭佛原因,向来众说纷纭,佛门多将之归咎于道人的蛊惑,也有人以为是为了追杀可能隐藏在佛门当中的李忱(唐宣宗)。但若认真梳理一下历代唐皇帝的宗教政策,我们便能看出,会昌法难,实在并非武宗个人的突发奇想: 自唐宪宗佞佛以来,皇朝内部便一直有反弹之声音,更不用说以韩愈为代表的那些悲愤莫名的文臣们。自敬宗、文宗以来,虽未禁佛灭佛,种种手段,却是日见加增,包括要求僧徒们同样参于到纳税服役的队伍中来,包括对其所享受福利作出限制……上文所述“试经度僧”事,便是文宗朝措施之一。毕竟,当时的佛门不织而衣,不耕而食,拥有、占据了太多资源,多到了让朝廷在宏观层面上也开始觉得“可口”又或者“可恼”的地步。 从记载来看,敬、文年间采取的这些措施,基本上没有达到什么效果,有太多如李章武这样的官员,觉得让和尚们揩国家点油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于是,用温和手段拿不到的东西,皇帝决定用最暴烈的手段来取了……或许就是这样? 而倒推回头的话,也不禁让我们想要想象,如果宝历、太和年间的那些温和手段的确取得了效果……会昌年间的那些暴烈,还会否出现? ……会吗? ~~~~~~~~~~~~我是继续做背景介绍的分割线~~~~~~~~~~~~ 这篇东西被摘录下来,已经有一年多了,12年年底,正在一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