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5/22页)
箱的古典籍更受重视…我只是希望,能够把这些东西给安全的保存下去,保存到,典籍可以再比馒头更受重视的时代。” “大夏国土之广,东西南北皆有万里之遥,人口亿兆,千种方言,万般风俗,但人人皆觉自己乃是大夏之民,便四边异族,也都一心向慕,愿意内附,愿意让自己夏化,所以数千年来无论有过多少次混乱,最终都能再归一统…所有这一切都是典籍的力量。” 默然一时,孟棣叹道:“仁心仁术…很好,真是很好…比诸当初的那个人,你也无愧于他的名字…” 说着已出神道:“当初,他曾经来找过我,与我舌战…那一次,我们谁也没能说服谁,最后,他告诉我,或者‘道法’真得比‘儒术’更加接近天源,但…若要治世,若要救世,却没有比儒门更好的选择。” “当时我就不肯承认,不过,事实上,道术缥缈,墨规坚忍,法家无情,至于阴阳名辩,更只是旁技小术,不足持中…若论刑法文明理乱冶世,使无论智愚皆知其份,皆有其存,的确只有儒门可行…” 吕彦轻声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夫子所求不过如是。”顿一顿,又道:“但先生经营此地,百姓各乐其业,各安其居,也堪比圣贤大治…”孟棣却变了脸色,怒道:“别用那个词来污我!”吕彦旋就住口,脸色却只是如常,亦不惧,亦不怒。 孟棣见他镇静如桓,苦笑一声,摇摇头,叹道:“我最烦那词,所以发作,你别在意。”吕彦躬身道:“大道废而显仁义,智慧出则有大伪,自称圣贤者,往往不过以百姓为刍狗…道门深义,弟子明白。”又道:“但先生高见卓识,神而化之,无不可当。” 孟棣干笑几声,忽然道:“其实你倒也会拍马屁的…”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