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6、在最糟糕的那天遇到了他  (第1/3页)
    去梵格报到那天,卓蓝没带行李箱,拎着个洗到发白的尼龙包就去了。    九月初,阳光仍旧灼目,她拎着包走在宽敞的林荫道,汗水将颈侧碎发打湿,黏腻腻地贴在皮肤上。    接待她的学姐走在前面,背挺得很直,穿着梵格的夏季制服,白衬衫蓝裙子,系在马尾上的丝带随着步调轻轻飘动,像只高贵的白天鹅。    卓蓝也爱美,想要买些发饰搭配,于是拿出刚买的手机想跟学姐要个链接。    学姐愣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没有链接,不过可以把售货员的联系方式推给她。    后来卓蓝才知道,那条平平无奇的丝带不是她预想中“十元叁根”的装饰品,而是摆在商场橱窗里售价六千八百块的夏季限定款。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由一根丝带具象化。    但是她不自卑,谁说贫瘠的人生不能长出丰满的羽翼。    在梵格,卓蓝学会的第一件事是观察,她发现自己浑身上下最珍贵的校服,是他们身上最不值钱的东西。    手链,香水,球鞋,运动手表,电子产品这些细节构成一个人的品味与隐形价值,从而决定别人对你的看法以及对待你的态度。    谁是可以友好相处的,谁是可以轻松拿捏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杆称。    显而易见的,卓蓝属于后者,是可以轻视、愚弄的对象之一。    他们谈论她的身材,模仿她说话的口音,打赌她用不用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