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_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5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八零致富从做彩灯开始 第57节 (第5/8页)

将它们团成圈,用编织袋装起来,然后驮到南安去。

    凤宁算过,所有的灯笼都扎好,大约需要8000根篾条,重量约莫在800斤,这还是不计算损耗的情况,要是算上损耗,估计得900斤左右。

    凤宁也没法一次性都带去,因为她还没收购到足够的篾条,只能一边做,一边回来搬运。

    这次过去,凤宁就要带上一百多斤篾条,加上他们要带的被褥行李,东西还挺多的。凤宁为他们的行李还多买了两个人的票,否则不让上车。

    到了蓉城之后,凤宁又叫了两辆脚踏三轮车,把人和货都拉到了她租的房子里。

    当天他们收拾好东西,又熟悉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第二天就正式开始工作了。

    凤宁把大姑交给了房东老太太,让她带大姑去菜市场,买柴米油盐酱醋等一应物品。自己则借了房东的板车,把一百多斤的篾条拉到了慈恩寺的偏殿里,留下几人在慈恩寺里编织灯笼骨架,凤宁和表哥谢俊伟则去逛街买材料。

    去年他们已经在蓉城买过灯笼材料,虽然两次的材料不尽相同,但也算是熟悉了市场,这次再去买,就是轻车熟路了。

    他们花了一天时间,买回了宣纸、毛笔、颜料、浆糊和胶水,流苏因为所需量大,需要跟商家订购,电线和灯泡也要预订。

    好在这些都不着急。小灯笼和大花灯的区别就是,大花灯需要在扎骨架的时候走线安装灯泡,然后才能裱糊灯罩,小灯笼则是将灯泡从顶端的口放进去即可,什么时候放都行。

    材料采购回来之后,凤宁也专心做起灯笼来。灯笼样品做好之后,凤宁提着灯笼去找袁总,让他定夺。

    袁总端详着凤宁手里的灯笼:“我以为白色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