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5、原来我是个神经病啊 (第6/8页)
认为基因和遗传在犯罪上确实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更何况,在推行了轻罪重罚政策,建立了会把人做成表的犯罪观测系统(*来自《i》名台词,you are being watched,其谷歌翻译为:你正在被做成表)和潜在犯判定制度后,温室犯罪率确实大幅度下降,于是,这几项制度便一起捆绑成大礼包,向全温室推行开来…… 毕竟,它真的很有效! “……有效个鬼啊!很显然,温室时代的执政官们没有做过化学实验,连对照组都不设计,这算哪门子的独立变量实验啊!!” 最开始,对潜在犯的划分只发生在他们年满十八岁后,后来,这项技术被发扬光大。每个在温室里出生的孩子都会在年仅十二岁时进行筛查,其中包括基因、行为习惯等方方面面。通过筛查的孩子作为文明人活下去,而未通过筛查、犯罪系数过高的孩子则被判定为潜在犯,被关入疗养中心中,度过他们作为异类的、孤独而受人歧视的下半生。当然,温室还是很善良的,他们只是把这群人关进精神病院,却依然提供给他们饮食,用通畅的网络和娱乐带给他们受到良好照料的假象。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除了不断对天生犯罪人论表达质疑的温和人士,还有被压迫得最惨烈的潜在犯。毕竟他们生下来什么坏事都没干过,却硬生生地要被以莫须有的罪名关进监牢里痛苦一生,简直比某些反女主小说里啥都还没干就被有迫害妄想症的女配抢了金手指卖进青楼因花柳病去世的女主还冤……两百年前,以一个被关押在疗养院中的潜在犯为首,所有潜在犯们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