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各种封赏 (第2/4页)
翰林院的同僚。据他们说,“一夜之间,徐节庵老了十岁,步履蹒跚,几乎不良于行。” 有人私下底悄悄感叹,“前面有一个德兴阿,现在又出了一个徐应祥,这一武一文,都是废了!” “寒蝉效应”开始生出。 这道上谕“明发”的次日,又一道“明发上谕”由内阁颁出,是关于这次征日有功将士的封赏的。 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以下这些: 张勇,松江军团副军团长兼骑兵师师长,晋三等伯爵。 张勇原是一等子爵,“五等封”中,子爵而伯爵,是一道重要的坎儿,因为伯爵以上,即为超品,是真正意义上的“显贵”了。 伊克桑,松江军团第三师师长,晋一等子爵。 伊克桑原是二等子爵,朝廷和宗室里面,颇有人想借着这次机会,将伊克桑“抬进”伯爵。但关卓凡表示,朝廷赏黜,自有制度,不可轻逾,晋一等子已经很好了。 郑国魁,松江军团第三师副师长,晋骑都尉,加提督衔,赏头品顶戴、黄马褂。 姜德,松江军团第四师师长,晋一等男爵。 姜德原是一等轻车都尉,这次进入“五等封”,且连升三极,是因为他的第四师是这次征日事实上的主力,出力最多,伤亡也相对较大。 刘玉林,松江军团第四师副师长,封云骑尉,记名副将。 轩军赴美,刘玉林“留守”国内,那个时候,他还只是一个游击。后来因“练兵有成”,被保到了参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