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二十四章 长州灭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长州灭商 (第4/5页)

台底下搞小动作的商人,我是会下死手的。

    反正这不是我的国家,我不指望靠你们过日子。

    想异动的,支持倒幕的,自己掂量掂量吧。

    大搜捕之后,是大抄家,包括相关人犯的商行、店铺、工坊、仓库、银号,等等。

    收获之大,远远超出关卓凡意料。

    他读日本幕末历史,对当时社会生产力之低下,幕府和各藩国财政之窘迫,以及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之低、营养之匮乏,都有深刻的印象,总觉得其时日本社会财富十分有限。然而,事实证明,并不尽然!

    这六十三家,单是现银,就抄出了超过一千万两之数,人均十六万两。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当时的长崎奉行所内,存银不过十万两——长崎哦,日本开埠最久和最大的贸易港。

    如果日本当时要发行纸币的话,一千万两,足够做中央银行的保证金了。

    幕末日本,社会财富真正的渊薮,不是政府——不论哪一级政府,而是大商人。

    真真是发大财啦!

    还没大打出手呢,军费什么的——满打满算三百万两白银吧,就翻着倍地回来了,幕府破产了也不怕喽。

    这趟生意,做得真是值啊。

    关卓凡去年在美国、今年在日本的经验,都说明了:搞工业化,最便捷、最高效的原始积累的途径,就是抢。

    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居然还能走一走这条路子,世界真奇妙啊。

    此事件,被后世的史家称为“长州毁屋事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