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六三章 通天塔高,文言同一 (第4/6页)
!不是……汉话么?” 关卓凡说道:“回太后,这个……也是,也不是。” 也是,也不是? “回人的先祖,自阿拉伯、波斯等地,辗转来到中国,回人的‘母语’,其实是阿拉伯话和波斯话。其中,因为回教的经典,几乎都是以阿拉伯文写就的,回人礼神的时候,阿訇讲道——阿訇就是回庙的主持,也大多用阿拉伯话,所以,回人的‘母语’,以阿拉伯话为主。” “母语”是个新鲜词儿,但并不难理解,不需关卓凡特别解释,御姐自能默喻其意。 外部的世界,御姐的印象,是很模糊的,不过,“阿拉伯”、“波斯”,虽然不甚明其所以,倒都是听说过的,也无需关卓凡做特别的解释。 “回人先祖,隋唐的时候,便开始移居中国。迄至元末。历时已久。繁衍已众,但所cao言语,还是以阿拉伯话为主——当然也有会说汉话的,可是,人数并不算多。” “这个情形,到了前明,始有大的改观。朝廷明令,回人必须学讲汉话;同时。回汉杂处,回人若始终不说汉话,自个儿也实在是不方便。于是,讲汉话的回人,慢慢儿地多了起来。” “我朝定鼎,在这个事情上边儿,大致是承继了前明的政策。譬如,雍正年间,安徽巡抚鲁国华上奏,指回人‘异言异服’。请朝廷予以取缔。” “鲁某所请,自然是偏激了。回人的服饰。有的素净,有的艳丽,其实是很养眼的;至于回人的言语——怎么说呢,嗯,就像广东人,一边儿说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