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四章 坦承 (第4/5页)
案情已经扩大,朝野上下,都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感。 秋审司派出一个笔帖式、两个差役,去传毛英章。 毛英章倒还把持得住,官派未倒,皱着眉头说道:“上谕是‘听候传质’,这个‘质’,自然是和李宗绶、宋尊邦对质,怎么,李、宋二人已经到京了吗?” 笔帖式一笑,说道:“跟谁对质不是对质?上谕可没说跟谁对质!你老这就请吧,别磨蹭了,早去早回,不也很好吗?” 到了刑部,因为毛英章毕竟只是“解任”,不是“革职”,而且科名也早,颜士璋和刚毅还是以礼相待,三个人便衣相见,隔桌对坐,有如闲谈。 毛英章字琴西,颜士璋、刚毅二人称他“琴翁”,相当客气。 先问“琴翁”和李宗绶、宋尊邦的交谊。 毛英章说道:“我同宋小思是世交,同李善徵,之前却没有任何往来。不过,这一次他们来京报销军费,因为宋小思的关系,三个人在一起吃过饭,也受过李善徵的一百两银子的节敬,这就惭愧得很了。” 宋尊邦字“小思”,李宗绶字“善徵”。 外官对京官,素有“冰敬”、“炭敬”、“节敬”,毛英章是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的,身处枢府要地,更是外官重点交结的对象。这一类外官对京官的“接济”,在当时并不视为贪贿,亦非此案的重点。毛英章把这个拿出来说事,反倒让人隐隐觉得有转移焦点、避重就轻的味道。 颜士璋微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