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四章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3/5页)
队编成前、中、后三个纵向排列的倒“v”字楔形队,铁甲舰编在前队,木壳舰编在中队,其余小型舰编在后队——这个阵型,和半年前中美联合舰队天津演习的“雁行阵”,几乎如出一辙。 当时的意大利海军,号称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利萨海战对阵双方,论国力,奥地利当然远胜意大利,但实际投入这场海战的军力,意大利却远胜奥地利——意大利有十二条铁甲舰;奥地利只有七条铁甲舰,全部都编入第一个楔形队里边了。 意大利海舰队以“一字长蛇阵”对阵奥地利舰队的“雁行阵”,结果大败亏输,连旗舰“意大利号”都被击沉。 利萨海战,奥地利舰队以弱胜强,大大震动了西洋诸强。海军将领和军事评论家们,一致认为,奥地利海军之所以能够取胜,倒“v”字的楔形队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人们普遍认为,奥地利舰队的“楔形阵”,“参考”了中美联合舰队天津演习使用的“雁行阵”。 众口一词,连特格特霍夫本人,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受到了关亲王的启发”。 于是,关卓凡“海战‘雁行阵’之父”的地位,载诸史册,不可动摇了。 嘿嘿,穿越就是有好处啊。 言归正传。 “双龙入水”开始变阵,“射声号”、“海军上将号”、“马里兰号”,分别担任前、中、后分队的长官舰——即阵中居中兼居首的军舰。 如果是正式作战,是不会这么安排三个分队的长官舰的——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