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宝马香车 (第2/3页)
不少长于此道的人物。 不过,马匹的改良,不是一日之功,该用什么马做种马,就言多而歧。原本打算用美国马做种马的,后来有人认为阿拉伯马更佳,关卓凡也是这山看着那山高,于是又进了一批阿拉伯马。这批神骏非凡的马儿,还没来得及派去播种,就遇上了“太后阅兵”。关卓凡灵机一动,先拿过来拉车! 事实上,负重剪力,并非阿拉伯马所长,拿阿拉伯马来拉车,并不常见。拿可做种马的阿拉伯马来拉车,更是暴殄天物。关贝勒此举,看上去着实荒唐。 可是,关卓凡有他自己的道理。 首先,在伦敦定做的这辆车子,轻便而灵敏;里面的乘客,亦不过两个身段苗条的女人——圣母皇太后和贴身侍女玉儿。这点重量,一匹马就可轻松拉动。而现在,足足放了六匹马在车子前边。即便再加上三个驭手的重量,对于这六匹马而言,亦不过闲庭信步,不会有一点压力的。天津一行,纯粹当成遛个弯、活动活动筋骨啦。 其次,拍马屁这种事,不拍则已,拍就要拍足了。宝马于前,香车在后,双重聚焦,效应翻倍。国家中枢之地,万众瞩目之中,人人惊奇,个个赞叹,想来,素来好面子的御姐,当芳心暗喜,慈颜大悦。 还有,车是洋车,马是洋马,左右都扣着一个“洋”字,都可以附会到“洋务”上面去。事实上,这辆车子,确实不仅仅是一件奢侈品,从材料到制作,都包含了许多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中国尚不掌握的科技和工艺。 所以,关卓凡的这个安排,在公在私,都有相当意义。六匹种马跑这一趟,物有所值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