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章 又发了一笔财 (第2/5页)
的米粥,俘虏没那么好的待遇。 这种“粥”,是用能够搜集到的粗粮碴子和一点“扫仓底”的细粮打底,加入各种切碎了的说不出名字的菜叶,是一点油腥也没有的,而且还非常地稀薄。 但对于捻子来说,已经是无上的佳肴美味了! 食物的气息传了过来,捻子排得长长的队伍sao动了起来。 关卓凡远远地看着,心中感慨:这哪里是一支军队? 蓬头垢面,瘦骨嶙峋,衣衫褴褛,大冬天的,许多人就穿着件单衣,还光着脚。 队伍中有许多妇女儿童,小孩子泥人似的,母亲的衣衫破烂,努力左右掩着,还是难免露了rou。 捻军到处流窜,也是携家带口的,全军真正可以作战的青壯也就一半多一点。 关卓凡想,这个仗,再打下去,真不知道所为何来? 关卓凡之所以没有像一般的遣散战俘的做法那样:发一点路费,开一张路条,便赶人上路;是因为现在已经入冬,这批降人既无冬衣,又是饥疲交加,身体状况很差,现在上路,许多都得死在路上。不想死,就得打家劫舍,重新为匪。 因此关卓凡设“俘虏营”,暂时安置这些投降的捻子,待到明年开春,再发遣上路。 每个捻子能吃的“粥”是有数的,不能多要。这除了食物数量有限外,也防备这些降人饥饿已久,一次吃的太多,肠胃受不了,甚至可能因此丧命。 第二天开始,除了“粥”,每个人有一块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