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九章 最长的一天 (第1/5页)
徐桐讲《大学》,《中庸》,一样是烦死人不偿命的东西。 除了倭仁、徐桐两位,还有教“国语”的“谙达”。对于满语这种处于“僵尸”状态、满洲贵族之间都不使用的语言,小皇帝能有兴趣学吗? 偏偏中国历代王朝,以清朝对皇帝和皇子的教育最为严格。 拿小皇帝来说,每天卯初——早上五点起身,卯正——早上六点上书房,十岁不到的孩子,大冬天的从被窝里捞起来,不容一丝假借。除了中午回宫进膳,有半个时辰的空闲,一直到午后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之间,功课才完。 清制,皇帝、皇子“上书房”的时候,师傅权威最重,其他的人,包括太后、皇帝,都不能干涉。如果师傅不放学,全世界只好一起陪着等。以致常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已经过了饭点,师傅还在那里长篇大论,慈安、慈禧两个太后,只好饿着肚子等小皇帝下学,然后才能传膳。 这种教育制度,如果不考虑小孩子的承受能力,本来是要点个“赞”的,可是——教的都是些什么东东嘛! 这就是清末对于皇帝的教育:花最大的气力,教最没有用的东西。 小皇帝的痛苦可想而知。 不是“不学好”,实在是“学不好”。 慈禧抱怨小皇帝的功课,其他军机大臣可以暂时不说话,关卓凡身为军机领班,不可以不说话。因为“启沃圣聪”。绝不仅仅是皇室自个的事情。而是真正的国家大政。军机处责无旁贷。 关卓凡只好说道:“许是功课太重了?虽然圣明天纵,年纪总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