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零七章 公义私情,如此而已 (第4/5页)
和大兴知县两位,更是只能从头到尾,小鸡啄米,赔笑而已。 左宗棠固然话痨,但他也是打着小算盘的:这么不停歇地高谈阔论,一是防着郭嵩焘“端茶送客”,二是无论如何要拖到晚饭时候。 讲到兴头处,左宗棠突然说道:“筠仙,前不久,湘阴文庙忽产灵芝,这件事情,你晓不晓得?” 这件事情,郭嵩焘是晓得的。 郭嵩焘的胞弟郭昆焘专门写信告知乃兄此事,认为此乃郭嵩焘在北京“开府”的吉兆。当然,这种说法,只好在至亲好友中流传,不宜宣之于外;不过,郭嵩焘心里面还是很得意的。 其实文庙产“灵芝”,分属寻常。因为文庙虽然高大,但多光线阴暗,地气潮湿,湖南地方炎热,雨水丰沛,文庙边边角角的地方,更容易长出植物,所谓“灵芝”,有时候不过各种颜色形状的蘑菇罢了。 但这个时代的人们,遇到这种事情,按照当时的政治理论,是一定要“附会”的。 郭嵩焘点了点头,说道:“我听说过。” 左宗棠说道:“这是天降祥瑞,正应在你我二人身上!” 郭嵩焘一怔:“哦,怎么说呢?” 左宗棠得意洋洋地说道:“我封一等恪靖伯,以元戎西征;你出任顾问委员会主委,铁路、国债、奉恩基金,‘三大件’在握,咱们老哥俩如此勋名事业,湘阴地方自然荣于上天,精气感知,乃生祥瑞!” 郭嵩焘没有料到,左宗棠也来抢这个“灵芝”;转念一想,这实在情理之中,“左骡子”不来抢才奇怪呢。但左季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