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五章 赎买和底线 (第4/5页)
对于这个“研究成果”,关卓凡以一个历史系研究生的身份,表示怀疑。 先不说算多了算少了——修颐和园,因为资金来源不好见光,所以账目极其粗疏,许多明细都刻意销毁了。不晓得这个“两千万两到三千万两”,是怎么算出来的? 不过,关卓凡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否定这个数字。 如果这个数字是真实的,那就太可怕了。 高宗修清漪园,包括挖昆明湖、造万寿山在内,才花了四百八十万两;你不用挖湖造山,修个规模只有清漪园三分之二大小的颐和园,要花五倍的钱? 事实上,颐和园的建筑,不论是质量还是面积,都比不上清漪园。 为什么?还不是钱不够用? 多花了五倍的钱还不够用? 前文已经说过了,通货膨胀没那么恐怖,银价还在上涨。 如果真花了“两千万两到三千万两”,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惊人的贪污、浪费、低效率。 脸上身上,抹了几块洋务运动的红药水;但这个国家的里子,比起乾隆时期,其实要烂得多了,朽败不堪,药石罔效。 因为没有确实记录,不论哪种结论,关卓凡都只好存疑。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原时空修颐和园,没有挪用北洋海军军费。 慈禧挪用北洋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在原时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几乎已成的论,连颐和园的讲解词都这么说。 真正冤枉啊。 颐和园确实和清末的海军发生了关联,但不是和北洋海军,而是和海军衙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