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十二章 堑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堑壕 (第5/5页)

,因此,真正高水准的、近代意义上的堑壕便成为必需品了。

    大规模的堑壕战正是始于美国内战,特别是彼得斯堡战役中,那一眼望不到边的、纵横交错的堑壕,曾经让关卓凡叹为观止。

    美国堑壕战的始作俑者,是查塔努加战役中颇让轩军吃了苦头的那位南军悍将朗斯特里特,然后罗伯特.李将之发扬光大。

    不过,美国内战中的堑壕,只是胜在规模较大,堑壕内部的构造,还很简单,不过一条大半个人的身高的壕沟而已。而关卓凡依据他脑子中的历史资料,大大改进了堑壕内部的构造。

    堑壕的深度,超高一个成年人的身高一个头左右。

    堑壕靠敌人的一面叫做“胸墙”,在胸墙上挖出一个个射击位——就是说,射击位是凹进胸墙的。

    射击位并非从地面、而是从离地面两三个头高度的位置挖起。这样,射击位下自然就留出一个台阶。士兵站在台阶上,枪支搁在堑壕边沿的沙袋上,就可以保持立姿射击姿势。而枪支被沙袋承托,士兵既不易疲惫,射击的稳定性又大大提升,算是最舒服、效率最高的一种射击姿势。

    射击口两边的沙袋高出士兵头部,可以对士兵予以很好的保护。

    战斗间隙,士兵可以坐在台阶上休息,腿部能够伸展开来。

    堑壕的另一侧叫“背墙”,胸墙、背墙都用木架和沙袋进行加固,堑壕的底部,铺上木板。

    *RP青玉狮子的乱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