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气候的发明家_第100章 我曹我狗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00章 我曹我狗呢 (第6/6页)

一天口粮三分之二斗,满打满算七升,叶枫在江川家里最多住四天,拿给他二斗已经多过自己承诺的一半了。

    斗和石是量粮食的器,是容积单位,斤和担是重量单位,所以二者不能换算。

    相同容积物体因为密度不同重量是不同的,所以斗和石并不能代表固定的重量。就像一升的瓶子装酱油和装汽油重量是不同的。

    斗的本义是一种盛酒的器具,又用作计量粮食的工具,后来才引申为单位。

    旧时,十升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斛和石通用。

    在汉朝,一斗米约4斤;诗朝,一斗米约6斤;词朝,一斗米约12斤;大光朝,一斗米约18斤;到了后世,一斗米12.5斤。

    各朝法律都不尽同,但在自成体系的换算中还是比较精确的。

    此时期一斗差不多相当于三斤,因为汉朝用的是秦制两者应该用的相同计量单位,不过测量不同粮食重量会有差别。

    另一个旁证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当时田齐时期一升约等于205.8毫升,而姜齐时期一升约等于187.5毫升。

    我们取前者205.8毫升,折合一斗就是2058毫升。

    大豆的容重(每升体积的克重)约690~720克,即0.7吨/立方米。满打满算2058毫升黄豆约等于1.5公斤。

    如果是量粟米即小米,小米每升约为1000克,大米为750克。

    2058毫升小米大约等于2.1公斤。小米一斗就是四斤,这里吃的是黄豆所以黄豆一斗有三斤左右。不成气候的发明家的不成气候的发明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