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群英_18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2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第8/8页)

程颐却拦住大家,说孔子“是日哭则不歌”,参加明堂典礼之后,不该又吊丧家。苏轼反驳说,“哭则不歌”不代表“歌则不哭”,这是叔孙通制订的 礼法。”为这事苏轼、程颐两人开始结怨。

    有一次国家忌日,众大臣到相国寺祷佛,程颐要求食素,苏轼责问道:“正叔(程颐 表字),你不是不喜好佛教吗?为什么要吃素食?”程颐说:“礼法:守丧不可饮酒吃rou;忌日,是丧事的延续。”苏轼唱反调:“支持刘家的人露出左臂来罢!”于是范淳夫等人吃素食,而秦观、 黄庭坚等则吃rou。

    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六十二岁(虚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在这里办学堂,介学风,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追至儋州,跟从苏轼学习。为此苏轼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后人有诗叹曰:

    蜀地挺生大小苏

    才名卓绝冠皇都。

    昭陵试策曾称赏,

    无奈时艰屈相儒。

    公元1100年,哲宗以25岁年纪驾崩,18岁的弟弟赵佶继位,是为宋徽宗。徽宗继位后大赦天下,已经风烛残年的苏东坡终于踏上北归路途,到了曾经流连忘返的常州终于走不动了。苏东坡给自己的一生下了个总结: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