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70寇准与澶渊之盟 (第1/8页)
寇准从小聪明好学。七岁时随父登华山就留下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的诗句。 十九岁那年,他考上了进士,先后在地方上和朝廷里做官。他耿直刚强,办事果断,但也得罪了不少人。 公元1004年8月,宋真宗任命毕士安为副宰相。毕士安向宋真宗谢恩,宋真宗说:“不用谢恩了,我还要任命你为宰相呢。”宋真宗又说:“我还要任命一个人跟你一道担任宰相,你看谁最合适?” 毕士安说:“寇准为人忠义,能处理大事,我不及他。” 宋真宗说:“听说他刚强任性。” 当时辽国正不断地出兵侵扰北方边境。毕士安就说:“寇准忘记自己一心为国,坚持正道反对jianian邪,所以不少人讨厌他。如今辽国不断入侵,百姓不得安宁,正应该重用像寇准这样的人。” 宋真宗认为毕士安讲得很有道理,就同时任命毕士安和寇准两人为宰相。 景德元年九月,辽圣宗和他的母亲萧太后又率20万大军从幽州出发,浩浩荡荡向南推进。当辽军南下,“急书一夕五至”的时候,北宋统治集团的上层人物大多惊惶恐惧。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宋真宗本来就无心抗敌,表现得惶恐不安。只有寇准与毕士安坚决主张抵抗,当宋真宗问他们的意见时,王钦若、陈尧叟就在旁边。寇准假装不知,他对真宗说:“谁替陛下筹划迁都计策的?他的罪可以杀头。现在陛下神明威武,文臣武将又很团结,我们有必胜的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