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5高滔滔垂帘听政 (第3/6页)
前哭诉王安石新法败坏祖宗家法,害苦天下百姓。高太后垂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反对变法最坚决的司马光。司马光在神宗变法时隐居洛阳达15年之久,百姓都知道他日后可能复出,称他为“司马相公”,而许多赋闲在家的反变法官员也很钦佩他,这些人是司马光执政后更化的主要力量。司马光被召回朝廷后,立即打出“以母改子”的旗号(以神宗母高太后的名义来变更神宗朝的政治措施),全面废除新法,史称“元右更化”。司马光废除新法之彻底,不能不说他带进了自己10多年政治上郁郁不得志的个人情绪的影响。然而,高太后却不仅一味信任司马光,委以重任,还在司马光死后,将其反对变法的措施执行到底,并起用大批反对派官员如文彦博、吕公着、范纯仁和吕大防等人,又将支持变法的官员吕惠卿、章惇和蔡确等人逐出朝廷,从而激化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司马光病殁以后,吕公着独秉政权,一切黜陟仍如光意,进苏轼为翰林学士。 苏轼一日值宿禁中,由中旨召见便殿,太皇太后问道:“卿前年为何官?”苏轼对道:“常州团练副使。”太皇太后复道:“今为何官?”苏轼对道:“待罪翰林学士。”太皇太后道:“为何骤升此缺?” “仰赖太后的恩典。” “这与老身无关。” 苏东坡只好瞎猜:“一定是皇上的恩典。” “与皇上也无关。” 苏东坡又猜道:“也许是老臣推荐。” 太后说:“与他们也没关系。” 苏东坡呆了片刻。然后说:“臣虽不肖,但从不运用关系求取官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