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 热情洋溢地不配合 (第3/4页)
为州学的最高行政长官,参与了州学的年级调整会议。 与其说是会议,不如说是对现有教师的一次面试。沈先生也在其中。 当州学教授为宋廷山对每名教师做分别的介绍时,宋廷山着重考校了一些问题。 轮到沈先生时,不仅考校沈先生的学问,而且还提问了育人以及师德方面的问题。 沈先生回答的中规中矩,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但是宋廷山却是很明确地表达了赞赏之意。 结果是,年级重组后沈先生继续留在内舍,并调至甲班。 没把沈先生挤兑到外舍,反而人家受到知州大人的赞誉,还提升至甲班,那几个背地里做了手脚的人不知该做何想。 倒是沈先生在激动过后冷静下来,想到了那封让小宝带回家的信,猜测是不是学生家长给使了力气。唉,无心插柳了啊。 两天后试院门口张贴了成绩榜单,案首:楚懂。秋生考得也不错,第五名。 小宝回去后发动一切在家里的人,给他娘亲写信,告诉娘亲他当上了年纪最小的秀才。 卓耀问他咋不自己写信,小宝说:“你们先写,我娘亲肯定高兴她儿子被夸,然后我再谦虚地写封信,就说幸不辱命!” 卓耀:“……” 其实按说学政大人很想为小宝“好”,可是徐光泽提到了那块“旌表节孝”的匾是皇帝赐的,学政大人就不说什么了。 ………… 远在新伦州的楚清此时在北部的军屯挥汗如雨。 军屯的棉田位置是楚清亲自考察过后确定的。脚都走出了水泡。是真的尽职,比当密侦司副千户还尽职。 天时、地利与人和是古人常常要考虑的三个因素,那么对于农业生产也是一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