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62 (第4/4页)
"谁?"舟老先生忽紧张地看向四周 沙风从石头前刮过。 他效了笑意,松一口气,看着火焰半会,开始铲沙灭火。"你在烧什么?"一道清清凉凉的声音。 舟老先生背后一僵,迅速转头,便看见柳织书盯着未熄灭烧得正旺的火焰问他。 "…小姑娘怎么在这?—个人?" "老先生用沾满磷粉的纸,给营中的士兵们写家书。营中的兵均都是西北塞北人士,粮草也是要运往塞北方向,营中兵的家书一般便都寄放在粮草车上,等到驿站再交给驿站的人。 "磷粉沾了空气,一定热度下就容易着火,所以自从塞北开战,从西北营中转运往塞北的粮车,才会在途中烧了一辆又一辆。老先生很聪明,看准了天气风向,用天火的名义掩盖了真实起火的原因。" 舟老先生浊目眯了眯。 "所以,我看了将军营中的册子帐本还有初春塞北的情报,才肯定了粮车可能有问题。而且,粮仓里装了防潮布,士兵说粮车上也有,应该是为了阻绝沾满磷粉的家书太早同空气接触起火,和避免押运粮车的士兵发现真正起火的点所用的。我猜是您向老将军提的建议。" 舟老先生开口"姑娘您说什么老夫没听懂,我在这烧纸只是为了悼念已故的亡人罢了。 "王笃同你是老乡。但周围的士兵说,你们却没有多少交集往来。不知老先生悼念的是何人?" "没有往来就不能悼念吗?"舟老先生沉声道。 "自然能。"柳织书道,"营中士兵说王笃胆小,虽然有时候贪小便宜,但待人却挺亲近。这么一人,同你是老乡,却未曾找你写过一封家书,不奇怪吗?"柳织书继续,"营中同一乡的士兵往来交集繁多,唯独同是北山的兵从不往来。这不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