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一心求财王巡检 (第4/5页)
上平淡语气,总使气氛略尬。即便如此,一干人也十分给面子地附和。 一杯下肚,刘承祐扫着潞州文武,尤其是王守恩、高防、李万超三人。 此番下潞州,看起来十分轻松顺利,甚至有些索然无味。然,只需看三人的出身,便可知,潞州的顺服是可预期的。 王守恩,辽州榆社人;高防,太原寿阳人;李万超,太原晋阳人......不说其他,就乡党之间的“情谊”,便足以使他们亲近晋阳。再加上,同出于河东武将集团,刘知远势力庞大,军队强悍,有成就大业的实力,在国家大义的感召之下,全城以降的抉择,并不难下。 从城下始,刘承祐基本将人认了个全,既在宴席,趁着不算高昂的兴致,开始安抚拉拢起人心。 看着脸色微怏的王守恩,刘承祐缓缓地说:“王巡检家世显赫,得潞州将士推戴,举义方才如此顺利。当年韩王(王守恩父王建立爵封韩王)挺剑越马,与契丹战,屡建奇功,声威扬于华夏;今朝王巡检与潞州诸军,挥洒大义,共抗胡寇,实有韩王之风。父子两代,共敌契丹,传出去,也是一段佳话......” 对王守恩的夸奖,刘承祐当然属违心之论,但是,有的话,纵使虚伪,也不得不讲。 感受到刘承祐言语中的“亲善”之意,王守恩来了精神,脸上笑容展开,没有谦虚之意,却说着谦虚之辞:“殿下谬赞了!末将岂敢与家父相提并论。” 大概是认为刘承祐心情很好,又受其那般恭维,王守恩眼珠子转悠了两圈,面露得色,朝刘承祐低笑道:“殿下,末将有一事容禀。” “但讲无妨。”刘承祐表现得很有风度,伸手示意。 见状,王守恩眉毛扬了扬,捋着他修葺地很整齐的胡须,说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