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祖_第194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 什么忌讳的事都敢聊 (第3/4页)

不差,已足矣。矛盾始终存在,只要有利的一方面,能够保持即好。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赵匡义虽然对文人友好,却也不会想着去改变氛围,提升文人的地位。他首先就没有做这件事的动力,他如今不是宋太宗,更不需要通过以文驭武的政策手段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地位,这是根本上的区别,屁股决定大脑,实在是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

    但是作为一个官僚,一个有志于相权的官僚,也需要一个基本盘,需要一批可用之人,需要一些为其摇旗呐喊之人。

    而在这一方面,掌握笔杆子的文人学士,是能起到不小作用的,但是,与实际的权力比起来,这些又显得格外不足了。

    赵普为何能稳稳地掌握相权那么多年而不倒,刘皇帝的支持固然重要,赵普自己的手段也同样不凡,有的人,就是给他舞台,请来观众,他也表演不好。

    赵普则不然,过去他手下有一大批得到刘皇帝认可的实干之臣,一人之才,终究难与一众之才相比,有那么多拥趸支持,地位焉能不稳。

    于赵匡义而言,自然免不了培养提拔自己人,而在自己人的考虑上,他当然也更倾向那些具备实际理政办事能力的人。

    个中道理,即便市井小民,尚能以最通俗的话语去解读,何况赵匡义这样的人上之人,只不过,作为政治人物,更多的会从利益、立场的角度去看问题,所做的决策,在旁人看来,就显得愚不可及了。爱阅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聪明人办蠢事,笑其愚蠢的,或许本身就不够聪明。

    “榆林平叛之后,也不知陛下会如何安排赵王!”赵匡义又就榆林之乱,展开话题。

    对此,即便是赵匡胤,又如何能给出一个答案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