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残缺的美 (第1/2页)
断臂的维纳斯造就了一种残缺的美。从她的眼里看不出历经风云的沧桑,看不出那丝哀怨,静静的屹立在一个角落,在时间的冲洗里已经走过了几百年。从小我们就开始摸索世界、探索世界,在不断的摔倒和爬起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走向成熟,去认知世界,并且渐渐的认清了世界。我们无法左右世界,但我们至少认清了一件事-世上没有十全十美! 于是残缺成了一种美。这种美在拥有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里落地生根,并在浩瀚的中国一路走来。残缺本身并不美,残缺造就了美。纵观诗海人生,如果李白仕途无量,也就不会有“但愿长醉不复醒”和“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洒脱和飘逸;如果杜甫生在盛唐,也就不会有“三吏”、“三别”催人泪下,也就不会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对世事无奈的哀叹和怜悯的心胸;如果陆游、辛弃疾不身处乱世,只怕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感人肺腑动人心魄的诗词很可能沦落为一种奢侈的、yin意的夹杂着靡靡之音的小调、词曲吧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不完整的。“人无完人,金无赤金”这是我们很早就明白的道理,简单的说每个人都是残缺的:身体、心理、情感、事业或者生活。许多事都不可能像在梦里那样,天永远是蓝的,悠闲的飘上几朵白云;水永远是清澈的,自在的游上几尾闲鱼;人总是欢笑的,禁不住哼上几句小曲 在高速发展的日益竞争的社会里,压力将每个人都包裹起来,牢牢的固定在一个高度,尽管十分疲惫,却动弹不得。许多人无发忍受压力甚至无法适应社会,于是选择去逃脱。逃脱他们通常都用最简单而又最愚蠢的方法-死!或是跳楼、跳河,或是服毒、自溢,有的心理变态严重的跑到社会里拉上几个垫背的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