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如此媒体 (第2/3页)
的,或真或假他们总是都可以得到。他们为了工作甚至可以抛出掉个人利益,常常舍生忘死,不能不让我们心生敬畏。 有些事,未免也太过份了。不仅仅是言过其实,更多的是无中生有。前一阵焦作日报记者为了搞一篇新农村形象调查报告,便跑到了我们这里采风。莫名其妙的事也就随即而生,酒桌之余他就有了“思路”回去便写好了一篇特别的文章-经济果树带头人那个人的名字居然是我爸爸,文中还说“经过多年的发家致富,xxx已经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阔老板,年收入万元有余。”我不知道也就算了,更奇怪的事我爸爸都不知道。明明没有采访,根据别人提供的假信息杜纂,还若无其事的在网站上和纸质媒体上大摇大摆的公布出来,使我们家本来可以得到的社会救助金差点就这样飞走了。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平凡人又该怎样去和他们对抗呢?毕竟他们也不是“狗仔队”我们也不是“名人”人家还好心的帮我们出名一把呢!不知道是记者没有脑子,还是日报的编辑习惯性的阿谀奉承。明明没有的事,他能写的头头是道,这也是一种望不可及的“功夫”我看他真可以去写一写国足,也许大家会看到些许的希望。或者去探讨一下房价,让“叔祖”、“蚁族”们能够在多一点对未来的信心,那样起码也算是一种贡献。把自己的才能用到了不该用的地方还洋洋得意,但这种人竟是目前这个病态社会的主流。我是去悲哀呢、生气呢,还是睡觉呢?我已然没有了答案。 前面文中那个“阔”的确让我很生气,如果真是“阔”干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