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读余秋雨 (第2/11页)
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感:月是故乡圆,却不知故乡何处,奔波数载,又是为何?会是一种怎样的哀怨和凄凉? 6。“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据历史学家考证,他更可能靠近于鲜卑族的血统。“康雍乾盛世”康熙,满族。还有一位虽未执掌中原却至今北全世界历史学家惊叹的建立赫赫战功的元太祖成吉思汗。历史有可能作出超越汉族正统论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又未必是倒退的。 7。王国维,大学者,在颐和园投水而死(引起人们去思索历史变更的苦涩厚味)。 一种文化的认同,康熙政治事业和军事事业已经破败之后,文化认同竟还未消散。宏才博学的王国维先生要以生命来祭奠它。他没有在心理挣扎中找到希望,死的可惜却又有其必然性。知识分子,他们总要在政治和军事的折腾后表现出长久的文化韧性。文化变成了他们的生命,并且只能靠生命来拥抱文化。明末如此,清末亦是如此。但清末又是整个封建制度的末尾,因此王国维先生祭奠的应该是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清代,只是他的落脚点。 8。宁古塔(黑龙江省宁安县) 宁古塔没有塔,这三个字完全是满语的音译,意为“六个”(“宁古”为“六”“塔”为“个”),据说很早的时候曾有兄弟六人在这里住过,而这六个人可能还与后来的清室攀得上远亲。 感:习惯了望文生义,总认为有“塔”的地方会有些许人类文明的印迹。它是一个人间的炼狱,如研堂见闻杂记所言,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半道上北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