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6章 拒绝 (第5/6页)
羌人性格的确有些欺软怕硬,关羽想要控制、融合羌人,就必须展露出自身强大的实力。 只有先打怕他们,才能谈收服以及融合的事情。 不过关羽经过查阅史料,也知道那些羌人之所以不遵调令逃跑,最终酿成大规模叛乱。 究其原因,还是朝廷对汉人的歧视,以及贪官污吏的压迫。 那些被征调的羌人军队,不仅没有拥有汉军同样的待遇,反而还要自备战马、武器。 冒着生命危险替汉王朝打仗,没有军饷反而饱受歧视,任何人都可能会叛乱。 朝廷基本平定叛乱以后,迫于财政压力,放弃了继续用兵,决定将那里的汉人内迁,彻底丢弃凉州。 然而。 自从武帝开始,那里的汉人已经在当地扎根,谁愿意放弃自己的家园和财富? 于是乎,西北的汉人也开始反叛。 当时著名的羌人领袖杜季贡,就是一个地地道道汉人。 羌人叛军与汉人叛军勾搭在一起之后,羌人部落首领才发现,汉人的脑子真的非常好用。 并且有汉人当领头羊,他们遭受本地汉人百姓的抵抗,也不会那么强烈。 更为重要的是:若战败,他们就可以将罪行都推到汉人身上,自己却能够留住性命。 自那以后,羌人造反,推举汉人之中有名望的人当做首领,就成为了传统。 这也是为什么,北宫伯玉等人反叛,会挟持凉州名士边章、韩遂,让他们充当首领了。 那些被推举的汉人领袖也发现,假如朝廷奈何不得自己,只要自己最终率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