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疆军_第一百五十五章 朝局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朝局之变 (第5/5页)

唐国本都可能被动摇。

    不过,谢光的规划实在太大了。按他奏折中所说,沿河十二州的府兵几乎被全部征调,那就意味着他骤然合成了一支规模在十五六万上下的庞大军团。

    而更加夸张的是,他还专门提出,新组建的河务军要更换与折冲府府兵不同的服装和装备,那些新军服,竟然跟玄甲军的几乎一模一样!

    这特么不等于又组建了一个玄甲军团吗?

    慕容雪气得将奏折狠狠摔在案上,起身在房中来回踱步。

    因为白马寺事件的影响,尽管他被停职的时间并不久,但却错失了一段非常关键的时期。几桩震动朝野、关系天下的大决策,恰恰是在这段时期里议定的。

    金河工程正式启动,并明确形成“太子担纲,谢光辅佐”的格局,慕容雪则被排除在外,算是输了一筹;

    同时,长刀军团大统领的人选也有了着落。

    经过几番激烈的博弈,太子李炳最终做出决定:由自己的亲娘舅——辅国公程千里的长子、慧琳皇后的哥哥程开阳接替冯一韦。

    程开阳之前曾担任淮南道大总管,乃是地方军政大员,再加上世袭公爵的身份、皇亲国戚的地位,由他接掌长刀军,朝中没有太多反对意见。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程开阳并非武将出身,而是读书人,如今年纪又已老迈,远赴千里、镇守边关,着实令人有些担心。

    这一局算下来,谢光虽然不算赢,但也不算输。毕竟,他的侄子谢彪也同时晋升为长刀军团的副统领,同时兼掌三个主力营,仍旧大权在握。

    另外,今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和明年校军大试的总指挥,也都是由谢光推举的人来担任,这一文一武,两个为国伦才的重要大典,就这么被太傅府轻轻松松的把持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