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四章 孰轻孰重 (第2/6页)
的军事长官柴靖斌作为东道主,汇报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军需物资和粮草兵器的准备,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李炳听得非常认真,时不时还提些问题,对三人报告中的微小细节也不放过,刨根问底的反复核实。 过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杨兴泰他们才终于把话讲完,李炳想了想,最后问道:“接下来的行动,诸位有什么建议?” 杨兴泰大声应道:“殿下,臣和薛都督、柴将军之前已经商量过了。臣等以为,我军兵锋盛大、士气高昂,全军应趁此有利局势,先挥师相州,夺占大河南岸几处战略据点,作为挺进中原腹地的跳板。在那之后,我们再兵分两路,一路沿管州、荥阳、陈留和汴州一线布防,进可直逼虎牢关,退可扼守中原粮食主产区,同时还能切断叛贼谢光的退路,防止他眼见情况不妙时,逃返兖州大本营。” 薛威接着道:“另外一路,沿着通济渠南下,攻打盘踞在淮阳的反王李炝。据探子来报,李炝集结的叛军,已经接近十万上下,应尽早处置才行。待我们彻底平定淮阳叛军后,便能打通前往江南的道路,令我军可以得到富庶地区的物资支持,实力更加壮大。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回师西进,一举消灭谢光和他的玄甲军!” 李炳认真思考了一下,询问道:“倘若淮阳皇兄不打算与我们正面交锋,而是选择率兵转进江南,那么我们是否要追击他呢?” 杨兴泰答道:“殿下所说的这种情况,臣等也考虑过。假如李炝避我锋芒,直接放弃自己老巢,往东南方向撤退,进而占据江南各州府,那么我们也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