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4章 关于青塘未来的思考  (第5/7页)
二十多年里民众安居乐业,不论农业、畜牧还是商贸,在宋国帮助下都有了长足发展。    在西夏入侵、潢州沦陷之前,根据唃厮啰自己的统计,累积在河潢地区粮仓里的官方富余粮食达九百万斤以上。    曾经的河潢,就是这样一个富庶丰足的地方。只有关心领地、想长治久安的雄主,才会看着那样的盛世而欣慰,看着现在的满目疮斑而落泪。    青塘马也算是有名,宋国需要战马,为了维护河潢地区的长治久安,接受了大宋册封的唃厮啰每年进贡给大宋的战马是一百三十匹。    汗,这数字对于国家层面有点儿戏了,但就王雱这个枢密院系列官员了解下来是真的,至少呈交到群牧司的名册就是一百三十匹。    但也算一份心意和礼单,在这个时代,青塘和大理是唯一接受了大宋册封还进贡的政权。    说起来西夏理论上也接受了大宋册封,但相反要大宋每年给他们钱,让他们不打大宋。    除了进贡的礼数外,每年青塘对大宋的出口贸易包括了非常多的项目:近三千的战马,毛皮,毛毯,皮制帐篷,酿酒以及铁矿等等,与此同时也从大宋换取到非常多的羌人所需要的日用物资。    往日的河潢,能从肥美的青草里,看到处处可见的肥壮牛羊,牧民丫头会懒洋洋的放牧牛羊,等待着宋国商队到来,那虽然也是jianian商,但他们会从遥远的东方,带来一些新奇又先进的思维,一些光怪陆离的故事,还有许多大家都需要的日用物资。    但现在因为这场战争,往日的繁荣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恢复了。    伤口总是会愈合的,但有个前提条件:必须在宋国志愿军的帮助下,最终击败邪恶的西夏军,把他们赶出这片土地。    想着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