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朱祁钰:你在教我做事? (第2/4页)
被大明太子殿下一战平定的消息传到了黎思诚的耳朵里,随后堡宗的舰队出现在安南的东海海域上,欲要在安南登陆。 之后,漠北战事的消息又被安南安插在大明的细作「探知」。 同时,朱祁玉写的国书也送到了安南,其中从太子那借鉴来的一句话,对安南朝堂发挥了巨大的震慑力:「勿谓言之不预也」。 黎思诚反应很快。 立即下旨给前方军队,命令撤退。 然而负责统帅安南大军,把广西都司打成了筛子的那位统帅,反应更快,黎思诚的王命还没送到,他就已经下令撤军了。 其实大家心知肚明。 如果在安南境内打,大明很可能要吃败仗,毕竟安南正巅峰,其国力远胜于黎太祖黎利当权的时候,而大明雄师又不如太宗和宣宗时期。 此消彼长。 宣宗时期,大明的交趾驻军尚且被赶回国内,现在入侵安南作战,很可能是一个泥潭,最后把大明拖得半死不活。 大明在安南打不赢,同样的道理,没有漠北和台湾掣肘,安南的大军敢入侵大明,也基本上也只有一个下场。 死! 大明的战略纵深和国家体量摆在那里。 依然是天朝上国宙宇第一! 景泰十八年,大明有可能面对三线作战的险恶局势,就这样平息了下来,不仅如此,还掌控了台湾,削弱了漠北诸部,国家形势一派利好。 在如此情况下,大明太子远征得胜归来,自然少不了一场倾城大典。 犹胜当年从福建归来。 旌旗飘飘,城内百姓云集街巷两侧,夹道欢迎大胜归来的太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