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 北京大学不够,那就清华来凑! (第3/4页)
见无人吱声,道:“继续罢。” 陆续有人上奏。 比如国子监官员则出列就北京大学经费一事诉苦——北京大学的经费是由国子监出,可国子监哪有那么多钱。 朱见济一想也是,进士越来越多,国子监确实经费周转困难。 于是下旨,户部划拨教育专款到国子监去。螆 礼部又有官员请示朱见济,今年的春闱是否要和去年一样,继续扩大规模。 朱见济批示继续扩大规模。 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把科举变成高考,广纳人才。 朱见济这个圣旨一下,满朝的文臣都变了脸色。 很快! 国子监监正立即出列,说既然今年依然要扩进士之规模,北京大学可能装不下那么多人,且去岁进士之愤懑情绪沸腾,国子监已经无力安抚,还请陛下示下如何解决。 去年秋闱,进士一千多人,全部丢进了北京大学。螆 这其实是个大事。 只不过去年因为两场战事,此事一直被押着,今日国子监突然上奏,显然是有些压不住了,明面上说装不下,其实就是没法管理了。 想来也是。 历朝历代的科举进士,都是宝贝疙瘩,科举中第后,若是地方有缺,都能直接去补缺出仕,就算地方没有缺,那也是在翰林院里。 依然是出仕。 现在倒好,十年寒窗好不容易考中了科举进士,结果却去了被太学还低一点的北京大学,相当于继续读书。 地位甚至比太学生还低。螆 这些进士们能没有怨言? 而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