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殿前御史 第74节 (第3/9页)
听,又来了。” “是学生肺腑之言。” “肺腑之言也好,溜须拍马也罢,留给史官去写吧,你就不要多说这些了。”王焕动身前行,张湍紧随其后,见其步履愈缓,气息不匀,忙上前搀扶。王焕摇摇头道:“瞅瞅,不服老不行,走这么几步路就喘上了。” 两人行路迟缓,走走停停,许久方至户部。 户部尚书刘俭闻声搁笔来迎,听王焕道明来意,传清吏司郎中汪纫回话。 汪纫见到王焕、张湍二人,左右为难道:“授官那日是有圣旨,张大人俸禄依从六品发放。但迄今为止,张大人的职衔屡经调整,有时有圣旨,有时只有口谕,吏部那边的调职文书一直没拿过来。更何况,张大人期间还因故革职、解官,同样没见到文书,卑职着实难以计算。” “是不好办。”刘俭心中盘算着,“这一桩桩、一件件落实清楚,拿着文书核对发放,今日想领俸禄,恐怕是难。” “原无这般复杂。”张湍礼了礼道,“湍自授官以来,只巡察原南及内阁旁听期间履职,且巡察原南还出了岔子,唯内阁旁听期间,可堪支领俸禄。所担虚衔只是荒诞戏语,当不得真,故而依照授官圣旨所述,以从六品之俸支领。” 汪纫仍觉不妥:“要按张大人所说,满打满算只有一季俸禄,合十二两银子。” 张湍感叹:“已然足够。” “如何能行。”王焕否了张湍提议,另向刘俭道:“他是三十五年五月授的七品衔,领从六品俸禄,八月末——按九月来算,擢升四品佥都御史。即便不算后续的二品虚衔,三十六年二月奉旨领钦差衔巡察原南、陵北二省,就按七月回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