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原牧医[六零] 第164节 (第4/7页)
阅读过程中,他照旧发现许多句子后面有数字小角标。翻到最后一页后,笔者仔细附上了角标处应有的补充解释,还有内容出处。 有的数据来源于草原上实际种植过程的记录,有的翻译于来自苏联的草原植物简述书籍,还有的来源于她托朋友及报社工作者从书店、首都图书馆、呼和浩特图书馆买来或借来的专业书籍。 她不是随便写写而已,是真的要在这个行业深挖,在非常投入地钻研啊。 “这位投稿者是哪个院校的老师?”杜教授抬头问道,行业里的教授们他都认识,那写出这个文章的人只可能是他记不全的专业老师了。 王书却笑着摇了摇头,“不是老师。” “居然是学生?”杜教授吃惊地瞠目,嘶声吸一口凉气,回想文章中收录了许多边疆草原上的真实数据,立即了然。 现在大学的学生多是从各公社、各生产队、兵团等推举出的优秀上进工人、农民(牧民)、士兵学生,这位林雪君既然是从牧场上因为劳动和学习都表现优秀,才被公社推举进大学的工农兵大学生,那自然对草原上的真实数据很了解了。 合理,明白了。 却不想抬起头看到的仍是王书的摇头,杜教授歪头皱眉,不解地问: “不是工农兵大学生?” “是去草原上支援边疆的知识青年,还是咱们首都过去的。”王书笑着点了点杜教授放在桌案上的另一篇林雪君的文章,“他的父亲,您还认识。” “林……林鹰志的儿子?不是去当兵了吗?”杜教授回想了下,自己认识的姓林的,只有那个家伙了啊。 “林先生还有位年纪很轻的女儿,小名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