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 千斤闸门 (第1/10页)
杨林为了加强对叆阳的防御和控制,他将西城的南门彻底堵死。只留下东城的南门和西城的西门与外界相通。 因为西城居民少,多是畜棚、仓廪等物资囤积处,杨林规定除了马市时开门交易外,其他时间一律不对外开放。所以全城百姓出入城都走东城的南门。 为了防止拥堵,南门外的道路特意进行了拓宽,并派官兵在此指挥百姓通行。同时门外交错摆放了许多鹿砦和据马,人在进出时只能缓行。 路两边有官兵、侦缉队和还乡团的人共同值守,对往来的百姓和商贾进行盘查。 与其他城堡不同,杨林没有在城门设卡收取出入城的税钱,相反还严令手下任何人不得巧立名目盘剥百姓。仅此一点,就吸引了不少商贾前来贸易。 离城门不远的地方,官兵搭了个帐篷方便休息和轮换。帐篷前面放了一张木桌和几条板凳,上面有笔墨砚台和纸张。有儒生模样的人在这里对入城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这些儒生都是叆阳本地的学子,是义务来干这差事的。但杨林岂是小气之人,给他们每人每日三餐和三十文钱的补助,外加一件由泰昌号新近“设计”制作的“棉大衣”。没办法,谁让这个时代会写字的人不多呢。 要是靠张魁武他们那些粗通文字的大头兵来干这事,说不上城门会堵成什么样子。再说了,这些儒生对备御大人给的“补助”相当满意,而且身上穿的“棉大衣”也归自己所有。仅此一点,就为家里省下不少铜钱。 在登记处的旁边放着一只大铁炉子,这是给官兵等值守人员烧水和取暖用的。里面填的是值钱的石炭,也就是后世说的煤。烧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