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_第一百五十九章 叆阳标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 叆阳标营 (第3/5页)

哨;步军额定一千二百人,设前、后、左、右四总,每总三哨,每哨百人,合计十二哨。

    至于武器装备,明廷说的很委婉,中心意思就是使用现有的装备,等以后有钱了再说。不过叆阳标营在战场上缴获的武器装备,可自行拾取补充。

    熊廷弼告诉杨林,朝廷和兵部之所以能这么快批准设立叆阳标营,自己在其中没少下功夫求人情。他要杨林不准吃空饷,把兵练好、把仗打好,决不能给他丢面子。否则决不轻饶。

    杨林明白其中的道理,这意味着叆阳官军在当前的形势下,一下子就成为了继沈阳经略标营之后,第二支有正式番号的队伍。

    说的通俗些,就是从临时招募的地方武装变成了主力部队。这也是明朝廷在萨尔浒之战精锐尽失的情况下,对现存官军各部进行的一种整编和扩充方式。

    杨林看罢信对张春道:“张大人,麻烦您回去转告经略大人,我会尽快把叆阳标营缺额的人员补上。另外请他放心,我杨林绝不会给他丢脸!有我和叆阳标营在的一天,叆阳就永远是大明的叆阳!”

    “好,杨备御说话痛快,我一定把你的话带到。来,我现在给你介绍两个人认识。”张春说罢转身向后招了招手,两名三十多岁全身甲胄的魁梧汉子大步走了过来。

    张春一指左手边的汉子道:“杨备御,这位壮士名为陈尚仁,海州人(今辽宁省海城市),现为经略标营步军甲总把总。力大过人,善使长刀。奉经略大人之命,为此次来援叆阳官兵的主将。”

    “杨备御,幸会!”陈尚仁向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