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_第一百零九章 惊为天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九章 惊为天人 (第2/5页)

炮左右两侧,负责瞄准和射击。他们的视野角度较小,但是平直,便于观察目标情况;三、四炮手位于一、二炮手后方,视线不是很好,但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前两位炮手调整炮身和高低角度;

    五、六、七炮手位于前四位炮手后方五至七步处,主要

    负责清理炮膛和装填弹药;

    八炮手位于火炮最后方十至十五步,与炮身略呈直线。做为机动力量随时支援各炮手。同时他还兼任驭手,在火炮转移时负责驾驭车辆;

    九炮手站位比八炮手还要远上五至七步,可完全观察到四周情况,负责为整个炮组提供警戒。

    为了让炮手们明白命令,杨林将旋转炮身的口令改为“向左一个手指”或“向右一个手指”,这样就比军中常用的“向左一点儿”或“向右一点儿”等口令更规范明了。这样不管炮手是否有经验,都可以很好的执行命令。

    这个时代的火炮没有高低机,所以杨林为了解决如何调整炮身高低的问题,想出了一个办法——垫木块。

    木块其实是用结实的柞木现锯的薄木板,宽半尺,厚一寸五分。每垫一块木块,火炮的仰角就上升一些。当然,这些都是经过杨林计算的,不是胡乱弄的。

    为了得知垫几块木块能打多远、弹道和弹着点等射击诸元,杨林拿着树枝在地上不断写写画画,进行缜密计算。

    徐晋和彭义等官兵看着杨林在地上写的那些公式符号,简直把自己的上官惊为天人。他们虽然大眼瞪小眼的谁也不知道这些符号是干嘛用的,但知道这些天书一般的符号绝对和火炮有关。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