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_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知所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知所措 (第2/5页)

息的余地。

    后金军体力透支严重的后果越发严重,披着重甲的身体汗流浃背气喘嘘嘘。战斧、虎枪等重武器只挥了几下就挥不动了。而对方则是越战越勇,不断冲入他们的阵中厮杀。

    后金军虽富有实战经验,可面对眼前的这些明军,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除了攻势猛烈和训练有素,利用盾牌的方式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杨林所部在冲锋时会拚尽全力用盾牌猛烈撞击敌军,利用盾上突刺杀伤和扰乱对方战线。杨林在《辽兵训练cao典》中对这一战术的概述是,“两军甫战,气势为先;盾击猛撞,先声夺人;乱敌阵脚,趁隙而入。”

    当敌军因此发生混乱时,前两排官兵会用力向前压迫其后退。一旦后退,敌军战线就会产生错位和缝隙,这就给第三排手持长柄武器的明军留下了机会。他们发挥长柄武器优势,不断攻击后退的前排敌军。

    前排敌军为了躲避攻击只能不断后退。而后面的敌军不明战况,会为了支援前面而大力向前拥挤。结果就是前后相拥进退不得,被人家削苹果似的一层层干掉。

    这种战术是杨林借鉴古典时代北非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在坎尼会战中消灭罗马军队的战术之一。如今用到后金军身上效果立竿见影。

    当后金军各达旦章京和拔什库,发现明军这一战术给与己方不断杀伤后,立刻调整队形交替掩护后撤。不过在后撤的过程中还是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代价。

    按照努尔哈赤给八旗兵的训令,他们布置的阵势通常是重甲步兵在前负责短兵相接,轻甲弓箭手在后提供远程支援,骑兵位于后面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