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铁背山下 (第9/9页)
久了,不禁上前将一件披风披在他的身上。 宽慰道:“四郎啊,别担心你爹和你兄长。他们三个福大命大,多年征战也没怎么样。再说这建奴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早些时候我已经让铁锁去前边打探情况了,有什么消息他会及时回来禀报的。” -----------分割线--------- 注1:铁背山原地貌因修建水库而变成现今的半岛状,本书中的地形地貌,为作者实地考察和1984年界藩城遗址考古发现为依据。 注2:吉林崖,明朝方面称为“二道关”。 注3:铁背山海拔283.1米。按明制一丈为3.2米算,得出88.44丈。 注:4:(1)、沈水,既为今浑河。(2)、苏子河,满语称为苏克素护毕拉,其中苏克素护是“鱼鹰”的意思,毕拉是“河”的意思,既“鱼鹰河”。本书中苏子河未采用满语名称。 注5:本书中的“尺”、“丈”等度量衡,均按明嘉靖朝最准的32厘米牙尺计算;明制“一里”约为180丈,合今576米。书中“一里”按明制设定。 注6:杨钦为史实人物,任游击将军,于萨尔浒战役中殉国。 注7:“炸炮”既为地雷。这种武器源自明朝。在明末时期,其发火、威力、性能等方面都已极为先进,诸位可自行搜索查勘。 注8:《明史》、《清史稿》、《清太祖武皇帝实录》等所载界藩城守军为五百人,另有一万五千民夫。但《满文老档》第八册天命四年记载为一万五千步兵,作者未采纳此记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