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_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事会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四章 军事会议 (第2/5页)

更加艰难。

    议事开始后,先是各哨上报作战有功官兵,等核实后进行奖赏。接着就是商议抚恤阵亡官兵。

    按照万历援朝抗倭时阵亡官兵的抚恤标准,千总八两,把总六两,哨官(百总)五两,士卒三两(宋应昌《经略复国要编》)。如果加上什么棺木银、烧埋钱等,也不过每人再增加二三两银子。

    这个标准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在沿用,在杨林眼里简直太低了。说不好听的都赶不上一匹好骡子好马的价钱。要想让官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必须要提高抚恤标准和相关待遇。

    杨林直接把抚恤银子提高到每人十五两,奖赏另算。如果有父母妻儿,每月给米一石。即便这样他也觉得很低,告诉部下们等以后有钱了,还要把抚恤标准往上提。

    十五两银子的抚恤标准可把张祝、张魁武等一帮人感动坏了。也就是杨林能这么做,如换成别人,三五两的抚恤银能不能全额给到阵亡官兵遗属手里都难说。他们躬身向杨林施礼,替阵亡官兵感谢这位上官。

    接下来是如何安置伤残官兵。现在辽兵中有近百负伤官兵。其中经过医治康复的能有将六成多,剩下的多是落了残疾不能再当兵了,按惯例给他们些银钱就可以遣散了。

    但杨林又把规矩改了。他说:“这些官兵本身已经残废了,给的十两八两安家银子即便能买上几亩薄田,但还能剩下多少够日常所用的?他们行动不便,种地肯定不会有太多收获。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困顿潦倒、食不果腹。所以决不能看着他们不管。”

    “这些官兵上过战场具有实战经验,把他们留下来负责训练新兵;或者负责城内的治安;或者在城外的村屯给他们分些土地,让他们担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