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6 (第2/4页)
奴案做了范例,虽并不如周行山那般声情并茂,倒也详尽实用。 接着又从“洞天门”贩奴案开始,向众人道出右司之后最重要的一件大事—— 平定江湖势力。 此事其实早有苗头,小员吏们并未大惊小怪,但神色中也隐有由于与迷茫。 种种迹象都能看出,右司平定江湖势力的所有行动,并非只针对所谓“邪魔歪道”,对名门正派也在以相对温和的手段行招安之实,似乎是最终目的是将整个“江湖”一并消弭于无形。 对此,小员吏们有赞同者,也有异议者,只是没人敢当着他的面表露出来。 之后,严怀朗按小书院授课惯例,让众人自行提问,由他来答疑解惑。 苏忆彤率先起身发问:“言官御史们常言右司行事煞气重,时常不留余地,近乎以暴制暴,实乃大恶。下官茫然,请严大人指点。”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场不少人的心声,却没人有如苏忆彤这般的勇气来做着出头鸟。 与左司同属监察司的右司职能为何,坊间之人多是云山雾罩,而朝中文官对右司“行事手段过于凶狠”多有诟病,这也是严怀朗自领右司丞后律被弹劾的根源。 众人纷纷屏息,齐齐望着严怀朗。 严怀朗不咸不淡地环顾四下,并无丝毫愠色。 “左司职能为何?” 苏忆彤答道:“尚书省名下监察左司,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 言官御史监督百官,纠举、弹劾不法官吏,左司又监督御史不当,如此相互牵制,方能各有敬畏。 “那么,右司呢?”严怀朗又看向云照。 云照掷地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