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92 出发,进兵太湖! (第2/6页)
从胥口镇的渡口乘船出发,至少要在大湖上行走四十余里,大约一二个时辰左右,才能到湖中岛屿。 这太湖湖面并非一望无际的水面,而是有许多湖荡,芦苇丛生,宛如一片无边无际的水上青纱帐。 芦苇丛间,航道纵横,仿佛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 如果太平无事,渔民们在湖荡中捕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也是无比的惬意。 可是一旦太湖聚集水匪,那这青纱芦苇就成了恶梦。 自古以来,太湖水匪之患,从未断绝。 这也是历年以来,朝廷官府派兵前来太湖剿匪,最为头疼的地方。 水匪们乘小型快船往来芦苇丛中,进退裕如,往来倏忽,行踪莫测。 朝廷官兵们如果以大型战船入内芦苇丛中剿匪,动辄迷路,甚至搁浅在芦苇丛内,对那些快速逃走的水匪们望而兴叹。水匪只是逃,根本不与他们交战。 如果官兵以小船入内,则首尾不能相顾,人又少,很容易被熟悉地形的水匪们聚众围攻,死伤惨重。 不管兵力多寡,在太湖剿匪都是一个大难题。 以至于吴郡的官兵们一听到太湖剿匪,都往往摇头,畏缩不前。 而太湖沿岸各地百姓、渔民们提起太湖水匪,更是无不色变。 这些水匪不仅在太湖和各条运河航道上截船掠物,而且还深入到各县、乡打家劫舍,危害极大。 太湖周边的府志、县志、世家传书,都有水匪祸乱的记载,各县府都将水匪列为大害。 太湖水匪几乎从未绝迹过,只是规模有大有小而已。 太平时期顶多数十人一伙的小股水匪到处流窜,不成大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