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章 其徐如林(3) (第2/4页)
是在于耗费人力。不同于水泥只要浇水养护即可,三合土建筑想要牢固就必须采用夯筑的方式,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本身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 当新安镇的幸存者们忙过关系到自家吃饭问题的春耕之后,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集中到这项吴晗大力推荐的炮台之上,考虑到生死攸关,这一次新安镇的人们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现实层面的需求就是最好的驱动力,上次被雇佣兵们狂轰滥炸的教训相信是足够令人印象深刻了。如今也不需要任何人督促动员,新安镇的人们就自愿加班加点,日以继夜地工作着,他们是一心一意要争取用最短的时间建成这座炮台。 修筑炮台的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吴晗也没闲着,他不会越俎代庖去帮新安的人们镇夯土,不过请教高人和翻查资料研究炮台的设计方案,仍然耗费了他许多时间。相形之下,修筑炮台的这一大摊子事虽是棘手,吴晗也没觉得太过为难。 既然当初吴晗能肚子一人diy出一门土炮,炮台的设计自然也不会难倒他,无非是多花点时间研究而已。真正叫人头疼的事情,可是要比指挥一票外行修炮台复杂多了。这个问题说起来挺简单,那就是火药从何而来?大炮的发射药需求量极大,至少是远比枪械的胃口大得多。假设新安镇的炮台落成,光是给这里配置一定数量的炮弹就足够掏空吴晗手里的存货,更不用说训练炮手的开销了。如此大事怎么能不叫人头疼? 桃花源一直在吃老本,散装猎枪发射药是越用越少了,如今再新添了大炮这种吞噬火药的大户,本就紧张的供需关系愈发显得捉襟见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