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6章:辽省你们进不去 (第1/5页)
冯伦还真就有门路。 92年下海经商的这批人里边儿含金量巨高,虽然陈冬升后来喜欢称作自己和同类为“92派”,但后来的经济学家和商界人士,更喜欢把这群人叫做“新时代的士大夫”。 士大夫什么群体? 在老时候,游离在官场的文人,就叫做士大夫。 而新时代的士大夫,顾名思义,就是游离在官场的商人。 这一代里边儿别的人就不说了,就说几个代表性人物。跟李宪关系不错的陈冬升,武汉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之后就进了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然后去了国院发展研究中心。没回来之前之前李宪都不知道,有一次跟李诚儒喝酒的时候,他才知道,这货的老婆的外婆是李敏。李宪当时都没反应过来,想了半天才才想起来——润之先生和贺子真的女儿,也就是说,陈冬升老婆孔冬梅妥妥的伟人之后。 而后来92派的老大田源,更是了不得。抛去这位后来中国期货市场大哥大的成就不说,人家在90年前以前那就是国改委的领导。计划经济时代末期的双轨制,就是田源参与制定的。下海的时候,这位爷的身份是国改委的司长——三十多岁的司长,可比李宪那个便宜岳父有前途多了。 相对来说,冯伦是同期里边体制内混的比较差的。 也就是84年中央党校毕业之后直接留校,担任马列所讲师…… 嗯,基本上84年到86年从党校出来的,或者是去进修过的干部,都听过冯老师讲课。用冯老师后来的话说,“90年代时候,全中国走到哪儿不用揣钱,因为到哪儿都有朋友。” 此时得了李宪发问,冯伦和王功权对视一笑,道:“你跟说说情况,我看看吧。” 在体制内混久了的人都这毛病,跟比自己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